<noframes id="bxnvv">

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服務大廳 > 家庭建設 > 文明家庭 > > 文章頁

      言傳身教倡環?!浐?凇熬G色家庭”張少婉一家

      文章來源:發布時間:2021-11-11 16:05:00

        “社區工作雖然繁瑣,但通過服務群眾,收獲他們的一張張笑臉,我們倍感快樂。”張少婉是龍華區大同街道龍昆下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,工作中,她入戶走訪轄區住戶、參加環境衛生整潔、排除安全隱患、宣傳新冠疫苗接種......用心用情服務好群眾;生活中,她是一名綠色環保的傳播者,時刻想著怎么讓身邊更多的人了解環保的意義,讓孩子從小學做“環保達人”。目前,張少婉一家榮獲??谑?ldquo;綠色家庭”稱號。
        扎根社區 用心用情服務群眾
        “阿公阿婆,這幾天天氣會轉涼,你們可得多穿點衣服,不要著涼了。”11月4日,張少婉在社區走訪,叮囑著社區內的困難老人,用真情實意溫暖著社區群眾。
        記者了解到,2015年,張少婉成為龍昆下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,轄區內6000多人,每家每戶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困難,張少婉作為社區工作者,除了解決這些家長里短,還要想辦法把社區建設得團結、和諧、有活力。
        今年64歲的黃阿公和61歲的老伴高阿婆是社區內的獨生子女特殊扶助家庭,由于兒子在12歲時因白血病不幸離世,這對失獨老人無法享受子女的照顧,只能期盼國家和社會給予他們多一些保障與關愛。為此,張少婉就像老人的子女一般,時常入戶走訪、電話慰問,為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懷,積極引導他們走出傷痛,樂觀地面對生活。如今,這對老人在她的引導下,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和支持社區工作,性格開朗了不少,臉上也逐漸找回了笑容。
        疫情防控、垃圾分類……在她看來,社區工作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每一個細節,社區工作者猶如一顆螺絲釘,它沒有閃耀的光環,雖然渺小不起眼,但所起的作用卻不容小覷。
        提倡環保 共同創建綠色家園
        “垃圾其實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,如果對垃圾進行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,既可減少環境污染,又可以產生巨大的‘可再生’資源價值。”她告訴記者,為了更好地向居民傳播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,她不但主動擔任社區環保志愿者,還將垃圾分類、“禁塑”等相關知識牢記于心。每當下點走訪、入戶調查時,她總是不放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機會。
        塑料飲料杯裁剪而成的收納器、時常放在水龍頭底下的蓄水桶、整齊堆放的廢紙箱......在她的家中可以看到,環保理念體現在生活的小細節中。“每周五,我會將家中收集的廢報紙、廢紙箱等可循環利用垃圾,帶去學校參加環?;顒?。”張少婉就讀二年級的大兒子黃遠馳在她的言傳身教之下,積極參加環?;顒?,并通過變廢為寶,為2歲多的弟弟制作了報紙手槍、手工動物等玩具。
        “我們相信,一家人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必然會影響周圍更多的人。”她說,只要人人都來參與綠色行動,社區環境建設必然會越來越美,我們的社會必然會更加美麗、和諧。

      小时候尝到了性的滋味
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bxnvv">